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综述

  •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王琴;曾剑飞;王冰;李如惠;张英;

    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交互作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其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慢性社会心理应激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皮质醇升高,促进促炎因子的释放并加剧氧化应激,活性氧的过度生成可加重神经炎症,形成氧化应激-炎症的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海马体积缩小、前额叶功能异常及情绪和认知功能受损。由于青少年神经系统未成熟且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受到氧化应激和免疫失衡的影响。本文综述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在青少年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5期 v.52 1345-1348+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

    王玲;周家建;赵永红;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已被公认是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NSSI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血清素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神经营养/神经可塑性功能等相关基因与童年创伤、家庭功能、压力性生活事件等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会影响NSSI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围绕血清素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神经营养/神经可塑性功能等相关基因风险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为青少年NSSI的病因学研究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5期 v.52 1349-1351+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磁抽搐治疗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朱锐秋;徐国新;李玉婷;曹沛煜;董英博;汤忆琳;隋毓秀;

    磁抽搐治疗是一种以磁刺激引发癫痫样发作的物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在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其更精准的刺激和更小的认知副作用,未来可能作为电抽搐治疗的替代疗法。本文拟对磁抽搐治疗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5年05期 v.52 1352-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津巴多时间观生物学基础与心理疾病关联研究现状

    刘诏薄;洪瑞云;文聪;焦峰;李龙;

    概述津巴多时间观与人类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影响,并对其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阐述。我们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基于人脑生物学基础的津巴多时间观具体分型的可能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025年05期 v.52 1356-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的康复/照料需求研究进展

    黄彩虹;谢侃侃;史战明;

    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类慢性精神疾病,需要持续进行康复活动,本文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的康复需求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精神卫生工作者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自身需求的重视,促进提供更切合患者及照料者实际的康复服务。

    2025年05期 v.52 1360-1363+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荟萃分析

  • 接纳承诺疗法对发展障碍儿童父母的负性情绪干预效果:Meta分析

    王姣姣;胡茂荣;丁俊;李莉莉;杨红;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对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disorders,DD)儿童父母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EBSCO、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LSEVIER、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全文数据库中有关ACT应用于DD儿童父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把父母干预后即刻的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作为主要结果,次要结果是父母的心理灵活性、认知融合、正念和儿童行为,使用RevMan 5.3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8项研究,共35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ACT能减轻DD儿童父母的压力(SMD=-0.42,95%CI=[-0.75,-0.10],P<0.05)、焦虑(SMD=-0.59,95%CI=[-0.87,-0.31],P<0.05)和抑郁(SMD=-0.70,95%CI=[-0.96,-0.43],P<0.05)。提高心理灵活性(SMD=-0.51,95%CI=[-1.00,-0.02],P<0.05),减轻认知融合程度(SMD=-0.55,95%CI=[-0.92,-0.18],P<0.05)。但是,对于改善正念(SMD=0.20,95%CI=[-1.04,1.43],P>0.05)和患儿的行为(SMD=-0.32,95%CI=[-0.65,-0.00],P=0.05)无益。结论 ACT能够改善DD儿童父母的心理状态。

    2025年05期 v.52 1364-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临床研究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肤烟酸潮红反应与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陈丽花;王栋;孙文喜;田晴;陈鹏;张晓斌;

    目的 探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肤烟酸潮红反应与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42名健康人群(对照组),使用皮肤烟酸测量机器进行皮肤潮红面积及时间相关性的测试,重复性成套心理状态量表(RBANS)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组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患者组不同浓度点的皮肤烟酸潮红反应总面积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的认知测试结果及临床症状与烟酸皮肤潮红反应均存在相关性。其中烟酸皮肤潮红反应在5 min时第1个点浓度(r=0.315,P=0.048)、第2个点浓度(r=0.332,P=0.036)以及10 min时的第1个点浓度(r=0.315,P=0.048)的总面积与PANSS的一般病理学分量表有相关性;烟酸皮肤潮红反应在5 min时第1个点浓度的总面积与认知量表中的延时记忆得分存在相关性(r=0.320,P=0.044)。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高浓度点的皮肤烟酸反应处的面积总和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有影响(P=0.009,OR=0.998)。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皮肤烟酸潮红反应与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有相关性,皮肤烟酸反应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2025年05期 v.52 1370-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年生存分析

    李欣馨;李婷;徐勋龙;

    目的 分析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年生存情况。方法 对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循环酶法测血Hcy水平,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algary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Scale,CDSS),随访10年,终点事件为死亡。Hcy水平与PANSS评分、CDSS评分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随访10年内生存时间与不同性别、不同程度高Hcy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96.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高Hcy,男性患者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1);Hcy与年龄、PANSS评分、CDS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P=0.004,0.003,0.010)。失访4例,死亡15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病(11例)的患者占比最高(P<0.001),男性生存率低于女性(χ~2=4.221,P=0.04),重度高Hcy组生存率较轻度、中度组高(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ANSS总评分对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P<0.05)。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高Hcy,Hcy与年龄、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状相关,男性Hcy高于女性。10年随访期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重度高Hcy组患者死亡率最高,心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高龄、高PANSS评分是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2025年05期 v.52 1375-1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黎娅;夏科焱;

    目的 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6、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水平,另外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各因子评分、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NF-ɑ、IL-1β、IL-6水平更高,IL-4水平更低(P<0.05);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水平与阳性因子评分正相关,TNF-ɑ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正相关,IL-4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负相关,血清IL-6水平与PANSS总分正相关,且P<0.05。结论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L-1β、TNF-ɑ、IL-4、IL-6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联系密切,临床应密切关注。

    2025年05期 v.52 1379-1381+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马慧;张慧英;贡永宁;赵玉香;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104例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100例一般资料配对的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_2)等性激素水平,评估并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症状,分析观察组患者性激素水平与MMSE评分、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T、PRL高于对照组,E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ANSS评分阳性评分(24.28±4.92)分、阴性评分(22.16±3.84)、精神病理评分(43.08±6.88)分;观察组血清E_2与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正相关(P<0.05),血清PRL与MMSE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 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的性激素水平紊乱以及认知功能损害,且E_2与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认知功能,PRL与认知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2025年05期 v.52 1382-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清Netrin-1、NRG-1水平的关系

    王丽;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Z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个体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血清Netrin-1、NRG-1水平,比较观察组高分和低分患者血清Netrin-1、NRG-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PANSS评分与血清Netrin-1、NRG-1水平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评分数据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Netrin-1、NRG-1水平数据更低(P<0.05);相较于低分组,高分组血清Netrin-1、NRG-1水平数据更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Netrin-1、NRG-1水平与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SZ患者血清Netrin-1、NRG-1水平与临床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血清Netrin-1、NRG-1水平越低,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25年05期 v.52 1385-1387+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分析

    祁冬冬;刘鹏;彭琳;王越;常志辛;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收集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的差异特征。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组成在门和属水平上有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较于健康人群表现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较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较高;罗氏菌属(Roseburi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丰度较低,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光冈菌属(Mitsuokella)丰度较高。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和Faith's PD等指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Faith's PD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高于健康人群;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性;线性判别分析显示柯林斯菌属、光冈菌属和月形单细胞菌属(Selenomonas)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优势菌种;粪杆菌属、Dorea菌属、巨球菌属(Megosphaera)为健康人群组中优势菌种。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这为今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5期 v.52 1388-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张龙涛;林亚洲;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社会学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入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并根据是否复发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学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1年内复发31例,复发率31.00%;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社会支持评分、负性生活事件评分、歧视经历、家庭功能评分、社会隔离评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是否工作、居住地、婚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评分、负性生活事件评分、歧视经历、家庭功能评分、社会隔离评分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出院后复发率较高,且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等社会学因素与疾病复发关系密切。

    2025年05期 v.52 1393-1395+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帕利哌酮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刘金;杨婷婷;李军涛;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联用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对其精神病性症状、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4年2月本院精神分裂症20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设观察、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立哌唑。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同时检测其性激素指标[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T、E_2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T、E_2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联用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可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降低性激素水平。

    2025年05期 v.52 1396-1398+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心率变异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杨真真;李宁;

    目的 探究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氨磺必利治疗3个月。评估疗效、糖脂代谢指标、HRV指标、精神症状、并发症。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V指标(全部窦性心搏标准差、24 h内每5 min节段中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超过50 ms心跳次数比例)、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和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更好地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PANSS评分,对糖脂代谢、心率影响较小,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糖脂代谢、HRV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有较大应用价值。

    2025年05期 v.52 1399-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激素及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卢瑞玲;仲照希;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激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23年5月~2024年5月,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口服奥氮平单药、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8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分值、催乳素、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xine,FT3)、BDNF、S100B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催乳素升高,但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甲状腺素、FT3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BDNF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S100B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可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降低治疗期间催乳素水平,改善神经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佳。

    2025年05期 v.52 1404-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鲁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比较

    孙瑞洁;郭飞;丁爽;

    目的 探讨鲁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差异。方法纳入2024年1月~2025年6月1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66例采用利培酮治疗,设对照组,70例采用鲁拉西酮治疗,设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糖脂代谢指标以及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两项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8周时观察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鲁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能显著减轻阳性症状,但鲁拉西酮对阴性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对糖脂代谢影响更小,耐受性更好。

    2025年05期 v.52 1408-1410+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倪爽旻;杨振东;俞玮;刘海君;周利雅;

    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名,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最终完成研究者共85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均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每周5次,每次20 min,共8周。在基线、治疗8周末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得分,同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来测定患者的认知水平,使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去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SPSS 21.0软件对两组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进行2(实验组,对照组)χ~2(前测,后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将两组患者SSPI、MoCA、SAPS、SANS量表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第8周末实验组各MoCA、SSPI、SAPS、SANS量表总分[(21.55±4.19)分、(22.55±3.33)分、(29.73±13.21)分、(8.73±6.70)分]和对照组[(19.70±4.42)分、(19.65±3.36)分、(33.35±13.91)分、(8.45±5.2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主效应显著(F=11.85、F=19.65),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11.29、F=26.71)(均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8周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简单效应显著(F=21.85、F=43.53)(均P<0.001),结果 表明实验组被试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结论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能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2025年05期 v.52 1411-1414+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 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杨倩倩;陈鹏;马毓;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对其社会、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4年10月本院老年精神分裂症10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设观察、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WCST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正确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错误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可改善患者社会及执行功能。

    2025年05期 v.52 1415-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家庭干预联合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梁艳辉;李艳;张育龙;魏丽霞;

    目的 分析家庭干预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北大荒集团第二医院精神科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及对照两组,分别家庭干预+利培酮(观察组)及利培酮(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reening Scale,SDSS)评估两组疗效及社会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NSS、S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联合利培酮可以提高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2025年05期 v.52 1419-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果冰冰;胡亭;冯辰钰;薛斌;杜溶淦;许冰岚;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2060例SZ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将患者分为两组:DILI组(n=620)和非DILI组(n=1440)。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SZ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DILI的危险因素。结果 DILI组年龄≥60岁患者占比、药物类型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患者占比、饮酒史患者占比、用药种类≥3种患者占比及TC、TG水平高于非DILI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证实,年龄≥60岁、第一代抗精神病药、饮酒史、用药种类≥3种及TC、TG水平升高是SZ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DILI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SZ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发生DILI,且年龄、药物类型、饮酒史、用药种类、TC、TG均是DILI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2025年05期 v.52 1423-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对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退伍军人的效果

    董佳娃;王新福;郝翠杰;关恒永;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用于退伍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并观察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就诊的复员退伍军人慢性SZ患者共计60例,按随机数表法设为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30例)。记录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分。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而阴性症状评分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数据较低(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低(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QLS评分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低(P<0.05)。结论 认知行为-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减轻复员退伍军人慢性SZ患者阴性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427-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 rTMS联合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烟草依赖患者吸烟渴求及精神症状的影响

    张娅飞;刘燕;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烟草依赖患者吸烟渴求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 观察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伴烟草依赖患者100例,按抽签法纳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尼古丁依赖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吸烟渴求问卷简版(Brief Questionnaire of Smoking Urges,QSU-Brief)、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4周和8周后FTND、QSU-Brief、PANSS、PAN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周、4周和8周后观察组FTND、QSU-Brief、PANSS、PAN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TMS联合认知干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烟草依赖患者烟草依赖,有助于稳定患者精神症状。

    2025年05期 v.52 1431-1434+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乳果糖口服液与便通片对氯氮平所致顽固性便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林培毅;冯新新;周平平;凤燕琼;张红霞;王志坚;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果糖口服液和便通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所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2023年4月间120名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便通片组、乳果糖口服液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宣教和膳食调整;便通片组口服便通片每日2次每次3片;乳果糖口服液组每日口服乳果糖15 mL。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治疗前的排便情况(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的主症积分、Bristol大便分型量表(Bristol Stool Classification Scale,BSFS)评分、心理状态评估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PAC-QOL)评分、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前,便通片组和乳果糖口服液组与对照组相比,排便情况、主症积分、BSFS评分、PANAS评分、PAC-QOL评分、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通片组与乳果糖口服液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便通片组和乳果糖口服液组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肌酐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主症积分、BSFS评分、PANAS评分、PAC-QOL评分、谷草转氨酶和尿素氮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比较显示,对照组的PANAS评分、PAC-QOL评分、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便通片组和乳果糖口服液组的主症积分、BSFS评分、PANAS评分、PAC-QOL评分显著改善(P<0.05);便通片组总胆红素、尿素氮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果糖口服液组谷草转氨酶、肌酐有显著性差异(P<0.05)。便通片组治疗总有效率87.5%(35/40),乳果糖口服液组为90%(36/40),均高于对照组的32.5%(13/40)(P<0.05)。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和便通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所致的顽固性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排便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435-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 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肖岚泽;何嘉伟;谭佳琪;章程鹏;

    目的 分析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探究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5年3月医院收治的157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组,另按1:1比例,以性别、年龄±3岁为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在医院就诊的157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WHOQOL-BRE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估。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差异,应用Pearson法分析SDSS评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维度评分分别为(58.26±13.79)分、(49.34±8.53)分、(49.06±11.65)分、(51.42±12.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25±12.03)分、(60.01±10.25)分、(59.86±9.36)分、(62.48±11.99)分(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维度评分在性别、年龄、心理弹性上有明显差异(P<0.05),心理维度评分在病程、心理弹性上有明显差异(P<0.05),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在婚姻状态、心理弹性上有明显差异(P<0.05),环境维度评分在年龄、心理弹性上有明显差异(P<0.05)。合并社会功能缺陷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不合并社会功能缺陷组(P<0.05)。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性别(β=0.082)、社会功能(β=-0.043)是生理维度的影响因素,心理弹性(β=0.036)是心理维度的影响因素,心理弹性(β=0.047、0.038)、社会功能(β=-0.073、-0.019)是社会关系、环境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合并社会功能缺陷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可能与性别、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有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逐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441-1445+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及其与Apelin-13、IGF-1的关系

    唐国强;臧宗俊;张恩;朱明;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及其与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80例抑郁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评估比较两组血清Apelin-13、IGF-1水平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另外比较睡眠障碍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Apelin-13、IGF-1水平差异,最后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上述指标与该类患者PSQ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Apelin-13、IGF-1水平更低,PSQI评分更高(P<0.05);轻度睡眠障碍组血清Apelin-13、IGF-1水平高于中度睡眠障碍组,中度睡眠障碍组血清Apelin-13、IGF-1水平高于重度睡眠障碍组(P<0.05);Apelin-13、IGF-1水平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Apelin-13、IGF-1均呈低水平,且与睡眠障碍严重程度联系密切,临床应着重关注。

    2025年05期 v.52 1446-1448+1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 联用团队叙事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影响

    遇莹;于海霞;林世泽;许小芳;林伟锋;

    目的 探讨团队叙事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月~2025年1月81例抑郁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团队叙事疗法,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心理弹性量表、世卫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100,WHOQOL-100)。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17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同时,组间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程度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弹性评分、WHOQOL-100评分均明显升高。同时,组间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团队叙事疗法能够减轻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449-1451+1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小剂量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合并失眠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辉;李丽;易成文;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合并失眠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4年1月~2025年1月抑郁症合并失眠4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设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右佐匹克隆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4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PSQI各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小剂量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合并失眠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

    2025年05期 v.52 1452-1454+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氟伏沙明联合辩证行为治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彭凡;刘妍竹;王荣科;黄明金;银春燕;

    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联合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2例伴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纳排标准剔除12例后,最终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氟伏沙明治疗)、B组(采用DBT治疗)、C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DBT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三组疗效、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情绪状态、自伤行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A(70.59%)、B组(76.47%)(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β内啡肽、神经生长因子、5-羟色胺、白介素-10水平升高,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水平下降,且C组变化幅度大于A、B组(P<0.05)。治疗后,三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下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分上升,且C组变化幅度大于A、B组(P<0.05)。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DBT伴有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能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缓解负性情绪,减少自伤行为,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455-1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自杀行为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王彩侠;姚晓萍;周绍宇;侯雪红;易正辉;张宴萍;

    目的 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自杀行为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2023年10月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院3个月内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存在自杀风险分为自杀风险组及对照组,分析自杀风险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差异,将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92例,其中自杀风险组28例,对照组64例。自杀风险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疾病类型、药物反应情况、自杀效仿心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家族中精神病史、被控制体验、幻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杀风险组患者BPRS、SDSS、CSQ中自责、退避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SSRS得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CSQ中的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求助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杀风险组与对照组显著差异的单因素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发现,疾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存在药物反应情况、存在自杀效仿心理、存在严重临床症状、存在自责心理、存在退避心理、低社会支持度是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出院后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疾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存在药物反应情况、存在自杀效仿心理、存在严重临床症状、存在自责心理、存在退避心理、低社会支持度的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更易发生自杀风险。

    2025年05期 v.52 1460-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焦虑障碍与耳鸣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杨浩;李金菊;曹奕;

    目的 采用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分析焦虑障碍和耳鸣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焦虑障碍和耳鸣数据均来自FinnGen数据库,使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作为评估因果关系的主要分析方法,根据效应指标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评估结果,使用留一法、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检验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焦虑障碍增加耳鸣的风险。在全基因组显著性阈值P<5×10~(-8)下IVW结果:OR=1.442,95%CI=1.20-1.73,P<0.001。全基因组显著性阈值P<5×10~(-6)下IVW结果:OR=1.123,95%CI=1.00-1.26,P=0.047。此外,ML、MR-Egger回归、WM的效应方向与IVW结果均一致。敏感性分析没有检测到异质性和多效性,留一法灵敏度分析未发现在被剔除后可能显著影响结果的SNP,表明MR结果是稳健的。反向MR分析显示焦虑障碍与耳鸣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结论 基因预测的焦虑障碍是耳鸣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耳鸣的发病风险。因此,对耳鸣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时,应辅以足够的心理支持,避免耳鸣的发展。

    2025年05期 v.52 1465-1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1990~2019年中国老年人群焦虑症发病趋势分析

    侯宇威;金丽娜;王颖;韩晗;李彤;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老年焦虑症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中国焦虑症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获取1990~2019年中国老年焦虑症的发病负担数据,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中国老年焦虑症发病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将2019年中国与不同社会人口指数(The 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国家老年焦虑症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老年人群焦虑症的发病人数增加,而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老年焦虑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总人口发病率从542.88/10万降至175.32/10万,男性从507.61/10万降至192.60/10万,女性发病率从580.26/10万降至165.98/10万;中国老年人群焦虑症发病相对危险度(RR)整体呈下降趋势,总人群发病相对危险度(RR)从1990年的1.00降至2019年的0.63。男性发病RR从1.06降至1.02,女性发病RR从0.99降至0.93;队列R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人群发病RR从1990年的0.96降至2019年的0.88,男性发病RR从0.94降至0.87,女性发病RR从0.98降至0.88。中国发病率仅低于中SDI国家,在中SDI地区的老年焦虑症发病率最高。结论 我国老年人群焦虑症负担仍然严峻,老年人群焦虑症的防治应引起重视,并重点关注老年女性焦虑症,同时也不能忽视焦虑症对70岁以上男性的影响。

    2025年05期 v.52 1471-1474+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经颅直流电刺激辅助渐进式放松训练在失眠症伴焦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婷婷;田乐;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辅助渐进式放松训练治疗老年失眠症伴焦虑的疗效。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老年失眠症伴焦虑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渐进式放松训练治疗,研究组予tDCS联合渐进式放松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指标、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结果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研究组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占总睡眠百分比较对照组高,觉醒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失眠症伴焦虑患者采用tDCS联合渐进式放松训练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睡眠状况,减轻焦虑情绪。

    2025年05期 v.52 1475-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在线失眠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虚拟现实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张栋;曾宪祥;陈金虹;朱薇薇;温玉婷;

    目的 探讨基于在线失眠认知行为疗法(eCBTI)联合虚拟现实(VR)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纳入112名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e CBTI组(n=38)、联合组(n=39),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睡眠和情绪的评估。结果 基线时,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经6周治疗后,三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三个组之间PSQI、ISI、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CBTI组和联合组的总睡眠时间延长,联合组总睡眠时间增加更明显(P<0.05);三组睡眠效率均提高,三个组之间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CBTI联合VR治疗可以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延长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2025年05期 v.52 1479-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男性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复饮的相关因素分析

    杜培培;陈雪菲;戴建柏;李洪亮;李爽;卢振娇;黄文忠;蒋敏;

    目的 探讨男性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治疗缓解出院后6个月的复饮相关因素。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男性AUD患者进行研究,收集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饮酒特征等基础数据,出院后继续随访6月。根据复饮与否分为复饮组和未复饮组,分析两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和饮酒特征、家族史等因素对复饮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男性AUD患者66例,其中,复饮组28例,复饮率为42.42%。复饮组和未复饮组间比较,饮酒年限、每日饮酒量、AUD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的所有维度测验均显示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年限、每日饮酒量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复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饮酒年限、每日饮酒量和AUD疾病严重程度是男性AUD患者治疗缓解出院后6个月复饮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年05期 v.52 1486-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医学生压力源及压力知觉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楚喆悠;徐敏柔;敖逸轩;张惟尧;苗迎春;

    目的 探讨医学生压力源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及验证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在读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量表、压力知觉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医学生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采用SPSS 27.0及amos2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医学生发展困扰型压力源(标准化系数0.69,P<0.001)及人际交往型压力源(标准化系数0.35,P<0.001)与压力知觉存在显著相关。(2)、压力知觉在医学生压力源与焦虑(P<0.001)、抑郁(P<0.001)中均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发展困扰及人际交往为医学生主要压力源,压力知觉在压力源与焦虑、抑郁状态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积极缓解医学生心理压力,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的重要手段。

    2025年05期 v.52 1490-1493+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辩证行为疗法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睡眠质量及共病情况的效果

    贺英;王磊;古希;史颖琦;李腾;

    目的 探究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对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患者情绪、睡眠质量及其共病[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情况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按临床实际治疗方式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53)和DBT组(研究组,n=53),均接受6个月干预。比较两组情绪评分(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Expanded Form,PANAS-X)、睡眠质量(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评分、焦虑分级、抑郁分级、PTS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PANAS-X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6个月后两组共病情况,包括焦虑、抑郁、PTSD发生率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BT可显著改善BPD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并缓解共病(抑郁、焦虑及PTSD)发生情况。

    2025年05期 v.52 1494-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正念干预对首发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所鑫宇;赵约翰;

    目的 研究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正念干预对首发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2023年11月~202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OCD患者90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氟伏沙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念干预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威斯康星卡片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确反应数、总反应数、完成分类数评分提升,错误应答数、错误数评分降低,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Y-BOCS、HAMA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氟伏沙明联合正念干预对OCD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强迫症状及焦虑情绪,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5年05期 v.52 1498-1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血清Hcy、hs-CRP及甲状腺素水平与抑郁风险的关系

    郭瑞娟;刘利娜;王丹;

    目的 研究男性酒精依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甲状腺素水平与抑郁风险的关系。方法 观察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和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男性酒精依赖患者10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分为抑郁组62例(HAMD≥8分)与非抑郁组38例(HAMD<8分)。收集患者相关基本资料,通过ROC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酒精依赖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组Hcy、hs-CRP、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高于非抑郁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低于非抑郁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cy>19.916μmol/L、hs-CRP>3.704 mg/L、TSH>2.370μIU/mL、FT4<1.285 ng/dL、FT3<2.947 pg/mL均是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表明,Hcy、hs-CRP、TSH、FT4、FT3可用于预测患者抑郁的发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0.875、0.808、0.745、0.866,且联合检测预测患者抑郁发生的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Hcy、hs-CRP、TSH、FT4、FT3均是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患者抑郁的发生风险。

    2025年05期 v.52 1502-1505+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角色扮演法对实习期医学生医患共情能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李玲;朱唤清;管冰清;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对实习期医学生医患共情能力以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7月~2025年3月80例实习期医学生为观察对象,设置2023~2024年度实习的学生为对照组,2024~2025年度实习的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共情能力培训;观察组42例,采用角色扮演法共情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杰弗森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JSE-HP)、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差异。结果 培训后两组学生观点取替、换位思考、情感关怀均明显增加,但培训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学生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培训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色扮演法共情能力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期医学生共情能力,并降低实习期的焦虑情绪。

    2025年05期 v.52 1506-1508+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睡眠障碍与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关系

    张海霞;田金昌;周锦;管晓波;胡爽;汤姿瑛;

    目的 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与行为及精神症状间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组纳入2022年4月~2024年6月间我院诊治的AD患者118例,对照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应用日间过度嗜睡评定量表(The 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神经精神调查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别对患者日间和夜间睡眠情况、行为及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分析AD患者行为及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以及睡眠障碍情况,并对其认知障碍、睡眠障碍与行为及精神症状间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 研究组NPI各因子分和总分、PSQI各子项和总分以及ESS评分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AD患者NPI总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PSQI总分与MMSE呈负相关(P<0.05),NPI总分与MMSE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AD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行为及精神症状和认知、睡眠障碍,其中,睡眠障碍与行为及精神症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认知障碍与行为及精神症状无明显相关关系。

    2025年05期 v.52 1509-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 PHQ-9在公交车驾驶员抑郁情绪筛查中的信效度分析

    卜杨莹;王芳;缪文文;于晨旸;朱文礼;魏强;宋传福;

    目的 研究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应用在公交车驾驶员抑郁情绪筛查中的信度与效度,并确定筛查的临床界值。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芜湖市某公交集团1574名公交车驾驶员进行PHQ-9、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同时进行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诊断为标准的临床访谈评估,2周后从中随机选取350人完成PHQ-9重测。结果 PHQ-9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总分Cronbach's α=0.861,McDonald'sω=0.968,Spearman-Brown系数=0.933,theta系数=0.963,重测信度=0.826)。主成分分析显示该量表的躯体化-情感因子突出。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在公交车驾驶员中的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3.310、RMSEA=0.078、RMR=0.006、GFI=0.928、CFI=0.969、NFI=0.968、IFI=0.969)。此外,该量表用于评估公交车驾驶员抑郁情绪的最佳划界分为2分,敏感度为58.33%、特异度为90.4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749~0.791)。结论 PHQ-9在公交车驾驶员抑郁情绪的评估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分为最佳诊断划界分。

    2025年05期 v.52 1513-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抑郁、焦虑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周艳;王影;黄春艳;郭小明;

    目的 观察女性更年期综合症(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128例PM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GAD-7)评分将患者分为不良情绪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取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MS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PMS患者GAD-7评分为(3.91±0.95)分,PHQ-9评分为(4.03±1.22)分,存在抑郁、焦虑的患者共45例。不良情绪组有慢性病患者占比、改良更年期Kupperman量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mKI)评分、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s,CPS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不良情绪组家庭功能评分、积极应对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慢性病、mKI评分高、CPSS评分高、消极应对评分高是PMS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家庭功能评分高、积极应对评分高、SSRS评分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部分女性PMS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况,其影响因素包括慢性病、mKI评分、家庭功能评分、CPS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SRS评分等。

    2025年05期 v.52 1518-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产前影响因素分析

    毕云天;马运荣;李红;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产前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4年8月88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足月时调查并收集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体质指数等产前资料,产后随访6周,对是否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进行产前资料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调查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产前影响因素。结果 88例初产妇检出产后抑郁21例,抑郁率23.86%;是否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体质指数、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年龄、保胎史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流产史、人流史、受教育年限、居住地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PSS评分高、年龄大是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因素,家庭关怀度指数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初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较高,产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应提前加以重视。

    2025年05期 v.52 1522-1524+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育儿胜任感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分析

    李静;王平;

    目的 探讨育儿胜任感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并分析其中介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住院分娩的产后3天内产妇226例;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育儿胜任感[父母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现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育儿胜任感在影响因素和产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产妇C-PSOC总得分(79.38±8.64)分,EPDS总分(9.52±1.14)分,SCSQ总分(29.78±3.86)分,45例发生产后抑郁(19.91%)。≥35岁、大专及以上、家庭月收入<8000元、不是独生子女、未参加健康宣教产妇产后抑郁量表得分均较高(P<0.05);不同分娩方式、胎儿数目及喂养方式产妇产后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家庭月收入<8000元、未参加健康宣教均是产后抑郁危险因素(OR=4.200、5.355、2.85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P<0.05),育儿胜任感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产后抑郁对育儿胜任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B=-0.41,t=-6.781,P<0.01),且当放入中介变量后,产后抑郁情绪对育儿胜任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依旧显著(B=-0.16,t=-3.211,P<0.01);应对方式对育儿胜任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也显著(B=0.66,t=4.138,P<0.01)。该直接效应(-0.16)和中介效应(-0.33)分别占总效应(-0.41)的39.02%和80.49%。结论 应对方式可通过育儿胜任感影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

    2025年05期 v.52 1525-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 睡眠障碍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抑郁的关系

    徐东英;王娟;赵丽娟;

    目的 分析睡眠障碍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本院分娩并产后随访的GDM患者136例,根据产后6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分为PPD组(n=31)和非PPD组(n=105)。记录孕期及产后3天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检测患者产后住院次日晨起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PPD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3天的PSQI评分均高于非PP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M患者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3天的PSQI评分与EPD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PD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非PP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DM患者孕期及产后早期的睡眠障碍与PPD的发生有关,且血清IL-1β、TNF-α升高也与PPD发生有关。

    2025年05期 v.52 1529-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结构式心理干预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荣晅;牛晶;李真真;宋东峰;

    目的 探究结构式心理干预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3月~2024年3月,纳入90例稽留流产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5例给予合理情绪疗法,研究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回避、屈服评分均降低,面对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常规组,高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Rating Scale, CQOL-74)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联合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53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昞;苏安乐;朱红娜;陆慧琴;曲晓瑜;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24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DR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分为单纯抑郁组(n=72)、单纯焦虑组(n=98)、共病组(n=76)和无症状组(n=54)。比较不同情绪状态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睡眠情况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R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纯抑郁组、单纯焦虑组、共病组的女性、睡眠障碍、血糖控制不达标、视力下降患者占比均高于无症状组,病程长于无症状组,SSRS评分低于无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睡眠障碍、血糖控制不达标、视力下降、病程长和SSRS评分低是影响DR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DR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受性别、睡眠障碍、血糖控制不达标、视力下降、病程、SSRS评分等因素的影响。

    2025年05期 v.52 1537-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情绪的疗效观察

    闫莹莹;方明珠;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2月~2024年1月104例老年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联合高频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血清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行为、运动功能、日常活动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三项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DA、5-HT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更高(P<0.05)。结论 联合高频rTMS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情绪能够显著减轻负性情绪,减轻帕金森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2025年05期 v.52 1541-1543+1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老年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单学仕;苏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老年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分为抑郁组(n=47,≥17分)和非抑郁组(n=84,<17分)。评估两组心理弹性水平[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社会支持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收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老年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果 抑郁组家庭经济收入低、无经济赔偿、认知功能受损、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有颅内血肿等患者占比高于非抑郁组,CDRISC评分、SSRS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经济收入低、无经济赔偿、认知功能受损、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有颅内血肿、CD-RISC评分低、SSRS评分低均是影响老年创伤性脑损伤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情绪,并且受家庭经济收入、经济赔偿、认知功能、文化程度、颅内血肿、CD-RISC评分、SSRS评分等因素的影响。

    2025年05期 v.52 1544-1547+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降压药联合帕罗西汀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的疗效观察

    马蕾;王慧洁;李瑞红;徐小隔;胡茜茜;

    目的 探究降压药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对其负性情绪、血压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和心理治疗,观察组增加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血压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降压药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年05期 v.52 1548-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 老年白内障患者合并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

    左凡;张雪华;徐丹;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抑郁患者为合并组,另选同期老年白内障患者90例为未合并组。评估比较合并组不同抑郁程度及未合并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白内障病程、受教育年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各因子评分和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通过秩相关分析SSR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老年白内障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性别、年龄、白内障病程、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RS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总分由轻度至重度呈递减趋势,SDS评分由轻度至重度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老年白内障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Bonferroni校正)。结论 社会支持度与老年白内障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程度联系密切,临床应密切监测。

    2025年05期 v.52 1552-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合并抑郁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骆明星;张宏斌;王丙刚;荣锦;

    目的 分析合并抑郁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术前心理状态分为抑郁组(n=42)和非抑郁组(n=58)。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围术期指标[以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疼痛度]、术后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及HSS膝关节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差异(P>0.05);抑郁组住院时间、SF-MPQ评分、屈膝90°用时均比非抑郁组高,住院满意度比非抑郁组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恐怖、精神性等因子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抑郁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均高于非抑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组HSS量表中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非抑郁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合并抑郁可增加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影响其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025年05期 v.52 1556-1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衡艳萍;张秀娟;吕巧冰;

    目的 分析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4年1月~2025年1月83例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所有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组,分为焦虑抑郁组(n=33,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与非焦虑抑郁组(n=50,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差异,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焦虑抑郁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月收入<3 000元占比及VAS评分均高于非焦虑抑郁组,SSRS评分均低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家庭月收入<3 000元、VAS评分是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SSRS评分是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结论 老年手术室感染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受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家庭月收入<3 000元、VAS评分、SSRS评分影响,临床应密切关注。

    2025年05期 v.52 1560-1563+1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完美主义倾向对口腔内科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影响

    张捷;钱雅洁;杨卫东;

    目的 分析完美主义倾向对口腔内科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口腔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有牙科焦虑症组(n=26)、无牙科焦虑症组(n=7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心理量表(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CFMP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牙科焦虑症患者SDS、SCL-90与CFMPS总分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有牙科焦虑症组SDS、SCL-90、CFMPS总分均高于无牙科焦虑症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SDS、SCL-90、CFMPS总分水平是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牙科焦虑症患者SDS、SCL-90与CFMPS总分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牙科焦虑症患者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其焦虑、抑郁程度越高,临床治疗时需结合患者个性特征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减少牙科焦虑症发生风险。

    2025年05期 v.52 1564-1567+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洛索洛芬钠用于义齿种植口腔修复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

    董美銮;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洛索洛芬钠用于义齿种植口腔修复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纳入并观察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义齿种植口腔修复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数表法设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40例)、对照组(洛索洛芬钠治疗,40例)。记录两组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the UK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OHRQol-UK)评分。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MDAS、HAMD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低(P<0.05);两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 h、术后3 h,术后6 h低于术后3 h,且观察组数据更低(均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OHRQol-UK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高(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洛索洛芬钠能有效缓解义齿种植口腔修复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568-1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学龄期CH患儿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徐冉;范小颖;李小亮;刘改燕;韩琳琳;

    目的 分析影响学龄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CH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分为抑郁组(n=24,DSRSC评分≥15分)和无抑郁组(n=38,DSRSC评分<15分)。统计两组患儿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ocial Life Ability Scale for Infants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M Scale)、中文版家庭养育环境量表(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HOME)评分及父母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患儿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依从性、父母焦虑抑郁评分、S-M Scale评分、HOME评分等资料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依从性、母亲焦虑抑郁得分、S-M Scale评分、HOME评分均是影响CH患儿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均有P<0.05。结论 CH患儿抑郁的发生受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且还与母亲焦虑抑郁情况、家庭养育环境、社会生活能力等有关。

    2025年05期 v.52 1572-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儿童重症肺炎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杜冰菁;杨俊;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肺炎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将患儿分为PTSD组45例(PTSD-SS>50分)及非PTSD组75例(PTSD-SS≤50分)。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通过ROC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 PTSD组内向、消极应对患儿人数占比高于非PTSD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高于非PTSD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低于非PTSD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人格特征(内向)、应对方式(消极)、APACHE-Ⅱ评分>44.121分、5-HT<183.542 ng/mL、IFN-γ>7.492 pg/mL均是患儿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APACHE-Ⅱ评分、5-HT、IFN-γ可用于预测患儿PTSD的发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778、0.832(P<0.05)。当联合这3个指标诊断患儿PTSD发生时,曲线下面积达到0.965(P<0.05)。结论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APACHE-Ⅱ评分、5-HT、IFN-γ均是影响重症肺炎患儿发生PTSD的因素,且联合测量能够提升预测精准性,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2025年05期 v.52 1576-1579+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屈-罗心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的影响

    丁媛;田小红;徐传芹;赵如雪;

    目的 分析屈布勒-罗斯理论下心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的效果。方法 共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2月14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73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和干预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的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及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得分、知觉心理压力量表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肺部炎症吸收面积明显减少,氧合指数明显升高,且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弹性,并加速疾病恢复。

    2025年05期 v.52 1580-1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危险因素分析

    杨凡;杨家慧;徐玮;杨健萍;段俗言;朱亚梅;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22年2月~2024年8月105例MH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一般资料、病历资料调查,以是否出现抑郁情绪为因变量,调查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得出MHD患者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DS量表调查显示105例MHD患者中30例(28.57%)出现抑郁情绪;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透析龄、透析频率、合并症评分、容量超负荷、睡眠障碍、使用美托洛尔、文化水平、社会支持评分与抑郁情绪有关(P<0.05),年龄、原发病、性别、居住地与抑郁情绪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评分、容量超负荷、睡眠障碍、使用美托洛尔、小学文化水平、社会支持评分是MHD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合并症多、睡眠障碍等会增加抑郁风险,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预防。

    2025年05期 v.52 1584-1586+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横断面调查

    刘丹;王贵芸;曹罡;陶小杏;方习武;徐晶晶;陈菲;丁士新;

    目的 进行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横断面调查,为焦虑情绪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10月~2025年1月80例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调查患者焦虑情况,横断面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资料,并比较焦虑组与情绪正常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分析调查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42例检出了焦虑情绪,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5例;两组年龄、学历、睡眠障碍、家庭收入、社会支持评分、有无子女、合并肾病相关并发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性别、婚姻、居住地、疾病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OR=2.213)、睡眠障碍(OR=3.104)、家庭低收入(OR=2.005)、小学学历(OR=2.611)、合并肾病相关并发症(OR=2.903)是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诊终末期肾病患者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中青年、合并睡眠障碍等患者焦虑情绪风险更高。

    2025年05期 v.52 1587-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烧伤患者PTSD症状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魏翠娥;刘长海;孙乐乐;郭磊;丁祥生;

    目的 分析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我院在2022年12月~2024年12月期间接诊的烧伤患者共计80例,依据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 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将烧伤患者分为阳性组(PTSD总分≥50分,n=24)和非阳性组(PTSD总分<50分,n=56)。记录两组患者PCL-C评分、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分及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各维度评分,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烧伤患者PTSD症状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在PCL-C评分方面,阳性组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得分及总分高于非阳性组(P<0.05);在FAD评分方面,阳性组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非阳性组(P<0.05);在MCMQ各维度评分方面,阳性组面对因子得分低于非阳性组,回避、屈服因子得分高于非阳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及PCL-C总分与FAD总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功能、回避、屈服呈正相关,与面对呈负相关(P<0.05)。结论 烧伤患者PTSD症状、家庭功能失调明显,且应对方式多呈现消极状态,同时三者存在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25年05期 v.52 1591-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与血清IL-6、TNF-α水平的关系

    李晓飞;张凯敏;吕净上;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5年1月于本院行单孔腹腔镜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分为焦虑组(n=30)和无焦虑组(n=5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 焦虑组年龄≤50岁、初中及以下、未婚/离异/丧偶、家庭经济条件≤6 000元/月的患者占比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无焦虑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家庭经济条件≤6 000元/月、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IL-6升高、TNF-α升高均是影响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TNF-α水平与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SA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术后患者焦虑的发生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婚姻状况、IL-6、TNF-α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血清IL-6、TNF-α水平与患者术后焦虑密切相关。

    2025年05期 v.52 1595-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干眼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

    金芳;赵琰;高鹏程;

    目的 探讨干眼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0月本院干眼症12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另外检测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最后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干眼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SAS、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更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更高(P<0.0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更低(P<0.05);干眼症患者TNF-α、CRP、IL-1β与SAS、SDS评分正相关,IL-10与上述评分呈负相关,且P<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

    2025年05期 v.52 1599-1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俊;王志涛;王凯利;付红光;

    目的 对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探讨其对患者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5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76例,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后联合使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后加入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时间(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神经功能标志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相关时间更短(P<0.05);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发生几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干预的第3天及第7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NSE水平更低,NGF、BDNF水平则更高(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麻中联合右美托咪定,可缩短麻醉时间,降低躁动几率,加快术后认知恢复,减少神经损伤,具临床推广潜力。

    2025年05期 v.52 1602-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四肢骨折患者感知压力水平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关系

    许亮;任玉;许严奎;蔡雨星;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感知压力水平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0例,依据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s,CPSS)结果分为压力正常组(n=49)、压力较大组(n=68)和压力过大组(n=33)。比较不同压力程度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结果 不同压力程度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差异显著,压力正常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压力过大组(均P<0.05);压力正常组与压力较大组、压力较大组与压力过大组等组间康复训练依从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压力正常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压力较大组和压力过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压力较大组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压力过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感知压力水平可影响四肢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不良心理的产生。

    2025年05期 v.52 1606-1608+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 四肢骨折患者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夏艳玲;琚绍静;吴雅梅;张宏斌;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期间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5月,纳入60例因伤四肢骨折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评估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同时比较不同抑郁程度的四肢骨折患者SDS评分和SCSQ各因子评分,最后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SCSQ各因子评分与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SDS、SCSQ消极应对评分更高,SCSQ积极应对评分更低(P<0.05);轻度抑郁组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中度抑郁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中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重度抑郁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重度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SQ各因子评分与SDS评分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观察组康复期间SCSQ积极应对评分与SDS评分呈负相关,SCSQ消极应对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且P<0.05。结论 因伤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期间SCSQ积极应对评分与SDS评分呈负相关,SCSQ消极应对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2025年05期 v.52 1609-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联合认知行为应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

    倪凌云;李彧;许艳;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应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AMI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数表法设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应激干预联合常规干预,6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60例)。记录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市民版(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in walking test,6MWT)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HAMD-17、HAMA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PCL-C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6MWT、SF-36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 联合认知行为应激干预能有效缓解AMI合并抑郁、焦虑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创伤后应激,提高其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13-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 正念注意-接纳理论干预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李荣辉;陈蕊;何艳丽;

    目的 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患者给予正念注意-接纳理论干预,探讨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98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49,接受正念注意-接纳理论干预4周)和对照组(n=49,接受常规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瘙痒情况、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间四项目瘙痒量表(Four items itch questionnaire,FIIQ)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IIQ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联合组FII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联合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干预前,两组面对、屈服、回避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均升高(P<0.05),屈服、回避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联合组干预后面对评分较高(P<0.05),屈服、回避评分均较低(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简明生活质量(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注意-接纳理论干预可有效改善CSU患者瘙痒症状,降低负性情绪量表评分,改变患者应对方式,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17-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肺动脉高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蒋彩云;丁金;孙晓萱;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4月~2024年6月10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评价患者SPB,比较患者临床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BS评分与社会、心理相关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0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67例(66.34%)具有SPB;SPB组心排指数(cerebral infarction,C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pred,FEV1%pred)显著低于无SPB组,(P<0.05),两组原发疾病、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SPB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显著高于无SPB组,SSRS评分低于无SPB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I、FEV1%pred、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SSRS评分均是SPB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容易出现SPB,并且SPB与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水平、睡眠质量等社会、心理因素显著相关。

    2025年05期 v.52 1622-1624+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糖尿病黄斑水肿合并抑郁、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刘媛;高静;许月娥;

    目的 调查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合并抑郁、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DM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依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将DME患者分为合并焦虑抑郁组48例(HADS>7分)及情绪正常组52例(HADS≤7分)。比较情绪正常组和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E合并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焦虑抑郁组糖尿病病程、DME重度患者占比高于情绪正常组,SSRS评分低于情绪正常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病程延长、DME重度、SSRS评分降低均是DME合并抑郁焦虑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DME患者较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糖尿病病程、DME严重程度、SSRS评分均是DME合并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2025年05期 v.52 1625-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IKAP管理模式对乙肝肝硬化并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刘光芹;浦海芹;王红;陈丽丽;

    目的 分析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管理模式对乙肝肝硬化合并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并观察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抑郁患者共计200例,按随机数表法设为观察组(IKAP管理模式联合常规干预,10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100例)。记录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和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低(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高(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SF-36总分均增加,且观察组评分数据更高(P<0.05)。结论 IKAP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乙肝肝硬化合并抑郁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28-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

    罗倩;周西;王忠;杨伟;

    目的 分析影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10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32例(HAMD≥8分)与非抑郁组68例(HAMD<8分)。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通过ROC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组女性、家庭月收入<5000元占比高于非抑郁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于非抑郁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低于非抑郁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性别、家庭月收入、VAS评分>4.264分、SSRS评分<38.647分是影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过ROC分析证实,VAS评分、SSRS评分可用于预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抑郁的发生,AUC分别为0.912、0.758(P<0.05)结论 性别、家庭月收入、VAS评分、SSRS评分是影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52 1632-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护理园地

  • 精神专科护理应对住院患者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进展

    阮飞超;梁嘉权;陈淑艳;

    本文探讨了精神专科护理在应对住院攻击性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精神专科住院患者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精神专科护理所采取的多种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评估、环境优化、心理干预、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提高精神专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提供有效的参考。

    2025年05期 v.52 1636-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童趣化游戏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柴小龙;王薇舒;刘文杰;张德应;张艳玲;

    目的 探讨童趣化游戏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2024年本院收治15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75例给予童趣化游戏健康教育,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评分、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6、9个月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后DSRSC、SCARE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DSRSC、SCAR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BCL评分均降低,服药依从性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CBCL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SLQ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6.835、F_(组间)=9.217、F_(交互)=7.524,P_(时间)<0.001),两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ISLQ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童趣化游戏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抑郁、焦虑情绪,减少患儿行为问题、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40-1643+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 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辅助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

    张小妹;李辉;杨丹;王欣;赵茹;李宁;

    目的 探究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辅助治疗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97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摸球法分为同理心组(n=49)和认知训练组(n=48)。两组均予多奈哌齐治疗。同理心组给予基于同理心的综合护理干预,认知训练组在同理心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期间,共5例脱落,最终有92例完成本研究,同理心组46例,认知训练组46例。认知训练组干预2个月后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同理心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老年痴呆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同理心组(P<0.05)。结论 计算机化认知训练辅助治疗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44-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 曼陀罗绘画对肺腺癌化疗患者情绪、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俏;王冬冬;闫小龙;

    目的 分析肺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曼陀罗绘画治疗后对情绪状态、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106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增加曼陀罗绘画。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患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曼陀罗绘画能够有效改善肺腺癌化疗患者情绪状态,提高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48-1650+1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循证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焦虑患者的效果

    杨柳;曹媛;谢婧;王于飞;杜成学;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焦虑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焦虑150例,纳入时间本院2020年1月~2024年7月,按随机数表方法设观察、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常规干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另外评估比较其简易Fugel-Meyer运动功能(Simple Fuge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 两组较干预前,干预后SDS、SAS评分降低,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较干预前,干预后FMA、ADL评分升高,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焦虑患者不仅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还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5年05期 v.52 1651-1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 聚焦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咨询对孕产妇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王文静;张丹丽;张伟英;李小威;顾佳依;

    目的 观察聚焦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咨询对于孕产妇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建卡产检的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8例,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咨询)、对照组(纳入48例,提供常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临产前、产后6周、产后12周时评估组间抑郁情绪[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ing-Being Scale,GWB)]。结果 干预前,组间EPDS和GWB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临产前、产后6周和产后12周四个时间节点观察组的EP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WB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EPDS得分、GW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咨询能提高孕产妇主观幸福感,预防围产期抑郁的发生,并具有延续性效用。

    2025年05期 v.52 1655-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冠心病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明霞;汤真;韩瑜;王鲜茹;石改绍;杨艳莉;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用数字表法对2023年2月~2024年8月96例冠心病PCI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s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睡眠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护理后3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TGI评分、CD-RISC评分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护理后2项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冠心病PCI患者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能够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并提升创伤后成长以及心理弹性水平。

    2025年05期 v.52 1661-1663+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正念减压及音乐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前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

    姚岚;郭菲;宋莉;廖新华;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及音乐疗法在甲状腺癌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时间2020年7月~2023年12月,纳入甲状腺癌术前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方式设观察、对照组,均55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常规干预+正念减压、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SDS、SAS、PSQI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应用正念减压、音乐疗法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64-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循证护理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血液肿瘤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雪;洪吉芳;白燕妮;杨龙;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联合理性情绪疗法用于血液肿瘤护理管理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开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放化疗干预。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为循证护理干预期间,入选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接受循证护理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共47例。记录两组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理性情绪疗法有助于纠正不良情绪,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52 1668-1671+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PDCA循环模式用于小儿肺炎门诊护理的效果及对患儿家属不良情绪的影响

    吴思贤;孙伟;董健;姜红玲;

    目的 讨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模式用于小儿肺炎门诊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患儿家属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10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行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56,行常规护理+PDCA循环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和患儿治疗依从性,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在小儿肺炎门诊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及心理负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5期 v.52 1672-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 以奥马哈理论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颌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患者创面恢复及心理的影响

    刘莉;张黎丽;田迎秋;安娜;

    目的 探究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针对性护理对颌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 136例接受美容缝合手术的颌面部外伤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Omaha组和常规组各68例。Omaha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联合以奥马哈系统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瘢痕恢复情况、心理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Omaha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41%)显著低于常规组(14.71%)(P<0.05);Omaha组护理后的双向瘢痕量表、温哥华瘢痕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Omaha组患者对创面恢复效果、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情绪影响各个维度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下的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颌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患者显著降低并发症,促进瘢痕良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并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2025年05期 v.52 1676-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强化心理护理配合改良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一一评《神经康复学》

    晁娟;高晴;高博;赵圆圆;李瑞娜;石晓伟;

    <正>《神经康复学》由倪朝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ISBN:9787117258104,此书系统阐述神经系统疾病的最新康复理论和临床实践。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作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质量的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损伤,主要包括延髓损伤导致的吞咽中枢功能障碍,以及皮质-延髓传导通路受损引发的吞咽协调异常。临床积极治疗此疾病的的同时,还需辅以有效康复护理指專,以改替其身心状况,促进健康功能康复。

    2025年05期 v.52 1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中西医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一一评《糖尿病中医治疗学》

    董欣;王晓春;胡书宁;赵玉聪;纪晓晨;李兰;

    <正>《糖尿病中医治疗学》由倪青,徐逸庭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1442996。此书系统梳理中医与西医在2型糖尿病诊疗领域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既保持传统医学的辨证思维,又融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该书突破传统医学论迷框架,创造性地构建“病理一症候一药理”三维联动的糖尿病诊疗理论体系,其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系统整合现代医学检测指标与传统辨证施治的对应关系,以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为基础,首次提出“糖尿病中医证候群动态演变模型”,将西医的量化指标与中医的定性诊断有机融合,这种跨学科的诊疗恩维模式为慢性病管理提供全新的范式参考。

    2025年05期 v.52 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灾难救援野战医院护理能力模型的构建一一评《灾害应急护理救援》

    袁丽;卢永新;张渭涛;张燕凌;王武阳;刘妍;郭红;

    <正>《灾害应急护理救援》由肖征忠、孟晓云、张燕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72511509。本书以大规模突发事件医学护理救援实践程序为主线,对灾害应急护理、灾害救援事件响应等多个方面对灾害应急护理救援进行了系统阐释,尤其在灾难救援时间响应、事件分级评估及护理当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医院构建护理能力评估模型、制定灾难救援护理方案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创新性路径。当代社会正面临着多重安全威胁的严峻考验,从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到日趋严重的极端气候灾害,从工业事故到大规模交通事故,这些突发性危急时刻考验着医疗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2025年05期 v.52 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64K]
  •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第2版)》

    郑占英;张晓伟;张昆;

    <正>《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第2版)》由徐保平教授、尚云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52963。在儿科呼吸系统急症治疗中,由于重症吸入性肺炎发病期且病情进展快,有着较高的致死率,所以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难度相对较大,目前雾化吸入和药物注射均是常见用药手段,其中氨溴索溶液以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应用面积相对较高。对于覆盖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谱系的基础上,针对重症吸入性肺炎的诊疗体系进行进一步系统性升级。在本书中通过精准对本病的病因展开分析,并制定前沿的干预策略,为后期医师对此病的治疗构建完整的实践框架,其实用性在儿科重症领域十分突出。

    2025年05期 v.52 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 下载本期数据